由于地位的不同,使人容易形成上位心理與下位心理。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處在比別人高的層次而有某種優勢感,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處在比別人低的層次而有某種自卑感。一個有上位心理者的自我感覺能力,等于他的實際能力加上上位位助力,而一個有下位心理者的自我感覺能力,等于他的實際能力減去下位減力。我們在實際工作和交往中也常有這樣的體驗,在一個比自己地位高或威望大的人面前往往會表現失常,事前想好的一切常在手足無措中亂了套,以致出現許多尷尬的場面。可是如果在一個地位能力不如自己的人面前,每個人都可以應付自如,乃至有超常的發揮。
上下級的對話在表現上是民主平等的,但因上下級雙方處在直接或間接的隸屬關系之中,各自的權限和地位是不平等的,因而必然形成了習慣性的 “性理定勢”。上級容易產生上下級地位的歸屬感,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居高臨下的心理狀態,總覺得下級的言論帶有片面性、虛偽性,因而很難聽進去;下級卻容易產生 “服從地位” 的歸屬感,相應存在自賤或戒備心理壓力,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懼,不敢大膽坦誠地敞開心扉,即使身不由己地發言,也往往是試探性的詢問,或是看上級臉色應對,投其所好,順水推舟。
作為較高層次的管理者,首先,應努力堅持走群眾路線,注意實際和調查研究,既允許下屬報喜,更鼓勵下屬報憂,并大力支持和保護敢講真話的人。其次,應加強自己民主意識的修煉,平易近人,謙虛謹慎,不恥下問。人都有自己的短處,作為一個管理者若能適時地表露一下自己的弱點,不僅不會有失體面,反而更能增加他的威望。最后,要去掉虛榮心,勇于承擔責任,使組織內部形成濃厚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氣氛,并且自己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,萬不可惟我獨尊,總在下屬面前擺出 “一貫正確” 的架勢。